據中山大學15日消息,中山展首“中山大學”號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近日從珠海啟航,大學前往南海海域開展海試和科學應用試驗。米級本航次由中山大學牽頭組織實施,深海航期25天,無人將開展6000米級深海無人遙控潛水器(ROV)“海琴”號首次深海試驗,遙控驗實現科考船對深海科研目標的潛水器開精確定位觀察和樣品獲取。

“海琴”號深海ROV加裝于“中山大學”號科考實習船船體。海試這套ROV針對深海探測場景研制,中山展首具備自動定向、大學懸停定位、米級自動巡線等智能作業能力,深海搭載高清攝像機、無人多功能機械手、遙控驗高分辨率側掃聲納、探測傳感器。6000米深基本覆蓋了全球85%的海洋,裝配“海琴”號,使“中山大學”號跨入我國少數擁有6000米級深海ROV的科考船行列,可近海底長期開展海洋環境調查、生物多樣性調查、新物種發現、基因獲取等深海科考工作。

本航次首席科學家、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教授蘇明介紹:“航次將圍繞南海北部陸架坡折斷裂帶、海底麻坑形成機制、中沙海臺上升流與生物群落演替、人工鯨落等開展科學應用研究,利用‘海琴’號和‘海斗一號’獲取南海多個工區的海底樣品、高清圖像及海洋環境數據,助力提升我國深海裝備技術水平,推動我國深海地質、生態與氣象等領域的科學研究。”
本航次領隊、中山大學海洋科學考察中心探測技術總工程師崔運璐介紹,此次進行的“海琴”號全系統深海試驗,將驗證各項技術指標及系統運行穩定性和可靠性,海上現場還會開展ROV專業操作團隊培訓,為設備后續常態化應用奠定基礎。
據悉,本航次也執行“海斗一號”深海科學應用任務,開展多學科的海底采樣。“海斗一號”是全海深自主遙控無人潛水器(ARV),最大工作深度達11000米,可實現自主、遙控及混合模式操作,水下連續作業時間可達12小時,具備海底地形探測、參數測量與取樣能力。
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參與本航次任務。

2019海峽兩岸(集美)龍舟文化節將在廈門集美舉辦

北京協和新研究:過午不食是有依據?對于哪類人,可最好別嘗試

江郎菜盡?遇到哪些發芽的蔬菜,可千萬別亂扔!不僅美味還有營養

趁熱吃為什么是食管癌的突破口?除了燙食,這些因素也別忽視
廣東省消委會:掌握四個操作要點 提升跨境網購體驗

都說吸煙傷肺,為何許多煙民不得肺癌?這篇新研究,揭曉其中真相

吃燒烤,真的會誘發胃癌?怎么樣,才能放心健康吃上燒烤?

不節食,不運動,45天狂瘦30斤?穴位減肥法,醫生勸你別再亂模仿

東北地區青銅文化巡禮展在沈陽舉辦

別把肝癌當成肚子痛!腹部出現哪些特征,可得警惕是肝癌的癥狀?

世衛組織:1/3的癌癥都可以預防?做好哪些事,別讓癌細胞找上門

吃多糖而引起?胰島素會上癮?糖尿病有哪些說法,實則都是大忽悠

“芭蕾航母”馬林斯基亮相上海 演繹經典舞劇《海盜》

每年有160萬人患癌?哪些癌癥,其實可通過早期篩查發現!

北京協和新研究:過午不食是有依據?對于哪類人,可最好別嘗試
Copyright © 2017-now 國際動態傳媒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