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下午,從體長沙“穗湘聚力 合伙發展”座談會在湘麓山莊舉行。媒體現場,廣州廣州日報與長沙晚報、從體長沙廣州市廣播電視臺與長沙市廣播電視臺、媒體廣州市體育局與長沙市體育局、廣州廣州市文化發展集團與中廣天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等齊聚一堂,從體長沙以文旅、媒體媒體、廣州體育、從體長沙企業等多維度對話,媒體共同謀劃兩地區域聯動的廣州未來藍圖。

2025年9月23日,從體長沙星城長沙迎來兩情湘粵 全運接棒”主題活動,媒體“十五運·十五城”系列活動收官之站在此上演,廣州開啟了廣州與長沙雙城聯動的新篇章。
透過一組組對話,座談會不僅聚焦于即將到來的十五和十六運的接力協作,更著眼于雙城在文化、產業、美食等領域的深度合作,推動兩地發展機遇與活力的深度融合。
廣州日報對話長沙晚報:
媒體互動爆款頻出 “我們都是全運粉”
廣州日報與長沙晚報,一個是“日報”,一個是“晚報”,分別是廣州和長沙的市委機關報。在全運會報道中,如何相互借鑒,共同創新?

廣州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社長、總編輯柳劍能介紹,在“全運年”這一非凡年份,廣州日報立足傳播好灣區發展答卷、廣州城市形象,策劃推出貫穿全年的《灣區好運》全媒體傳播工程,以“灣區辦好運、發展有好運、人人行好運”為主線,在新媒體端口,推出系列主題報道、創意視頻、爆款短視頻、融媒產品,打造了眾多10萬+乃至百萬+爆款。同時,以紙媒為載體,在重要節點推出重磅特刊。此外,廣州日報還舉辦了一系列線上線下傳播活動,充分展現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的新面貌、中國式現代化的新成就,彰顯廣州發揮大灣區核心引擎作用,舉全市之力“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彰顯一座城,幸福一座城”的生動實踐。
“長沙米粉和廣州腸粉見面了,我們都是全運粉!”長沙晚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周藝笑言,這條稿件就是由廣州日報微博發布,再由長沙晚報轉發,在社交媒體刷屏,可見長沙與廣州媒體開展的創意互動,已經開始攜手打造爆款了:“這也意味著十五運和十六運已經緊密相連。”他表示,為全心全力做好十五運報道,長沙晚報將推出“湘約大灣區、筑夢全運會”的相關策劃,不僅展現體育湘軍、奧運湘軍的力量,還將積極開展一系列宣傳:“廣州、長沙都是美景、美食眾多的城市,未來將通過打造‘文旅雙城記’‘美食雙城記’令兩城接力全運,讓全運會的情感和話題無縫銜接。”

廣州日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社長、總編輯柳劍能(左)和長沙晚報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周藝
廣州廣播電視臺對話長沙廣播電視臺:
共享“廚房”、AI賦能,共推全運傳播新范式
“今年5月起,我們已完成制作轉播三個項目共11場賽事,包括全運會U16女足測試賽和正式比賽、U20排球測試賽、群眾性乒乓球賽等。”廣州市廣播電視臺黨委副書記、總編輯滕建新介紹了電視臺對于十五運的報道計劃。
他說,接下來電視臺將推出超高清節目《全運總動員》和一系列全運會紀錄片、全運會紀錄電影等。值得一提的是,電視臺將搭建十五運全媒體共享“廚房”。“這個共享‘廚房’,對大灣區媒體記者等免費開放,也歡迎長沙的同行一起來,共同做好十五運報道。”
“在十五運的報道上,我們一定全力配合報道,也希望能進入全媒體共享‘廚房’。”會上,長沙市廣播電視臺黨委委員、副臺長、副總編輯孫健熱情回應。他表示,當下是媒體深度變革的時代,未來新媒體會更發達,用AI生產力是大勢所趨。長沙廣電正在打造AIGC平臺,在智能推送方面利用AI進行分發,相信屆時將實現智慧的十六運、智慧傳媒的十六運。近兩年,長沙廣電在新媒體的轉型方面做了很多有意義的工作,希望與廣州媒體共同發力,協力做好十五運宣傳。

廣州體育對話長沙體育:
老場館煥新彩,賽后為老百姓帶來“全運紅利”
十五運和十六運要如何實現聯動?廣州市體育局副局長賈俊峰介紹,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期間,廣州賽區承辦賽事最多,共承辦29個項目,分布在30個場館。為此,廣州注重優化色彩設計與賽事氛圍,加強場館升級改造,實現“舊場館、新場景、賽場景”。“在目前正在進行的比賽項目中,運動員、教練員都對老場館新活力贊不絕口。”
賈俊峰說,十五運會將是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一屆,利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一體推進場館智能化升級和無障礙、全齡友好改造,為賽時保障和賽后運營提供數智化支撐。例如,天河體育中心外圍環場鋪設了近千米的專業健身跑道,二層平臺增設700米全天候健身跑道:“這些因全運會而增設的公共體育資源,都將在賽后為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全運紅利。”
“學習”與“合作”則是長沙準備辦賽的關鍵詞。長沙市體育局副局長吳偉輝從兩個維度來探討廣州與長沙在體育方面的互動。他表示,湖南是體育大省,長沙在十六運舉辦期間將作為主要賽事承辦地。在十五運期間,廣州同樣是主要賽事承辦地,希望廣州為長沙提供更多的成功經驗:“長沙在向體育強市邁進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希望通過加強兩地體育產業的協作,加速兩地在政策、措施、做法等的融通,通過兩屆全運會的接力舉辦,加快兩地體育產業和市場的進一步融合。”

文化產業對話:
文藝精品+文創IP,雙重賦能城市形象
從廣州歌舞團的《英歌》《醒獅》《龍舟》“嶺南三部曲”到廣州芭蕾舞劇院的《白蛇傳》,廣州市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演藝事業部副總經理李貝介紹了近年來廣州出品的眾多文藝精品。她透露,接下來在十五運和殘特奧會的開幕式上,集團旗下的院團都將登場,用藝術表達、詮釋粵港澳三地同根同源又各具特色的文化故事。在文創產品方面,廣州禮物也將實現與全運會深度融合,推出帶有全運元素的英歌舞盲盒手辦、荔枝酥全運禮盒等。
中廣天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集慧分享了如何借“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助力打造網紅城市打卡點的經驗與思考。他表示,要加強內容策劃、強化敘事內容,讓IP和文化創意為城市賦能,同時還要加強大型活動策劃,希望通過結合賽事等盛會,將之轉化為城市對外推廣和旅游的助力。另外,他還提出將加強產業融合,把長沙精品旅游線路、文化創意產品等優秀文化歷史資源進行整合,健全長效運營機制。

體育產業對話:
從珠江到湘江,共享大型賽事運營經驗
“從珠江到湘江,從羊城到星城,能參與這次活動我感到很激動。”廣州珠江體育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周星星分享了珠江文體在賽事場館運營方面的經驗,比如在空間營造、賽事運維、提供服務保障方面,是如何通過高效、經濟、簡約、綠色的技術投入,執行場館的設計、改造等任務,以及提供開幕式服務等,為十五運提供保障:“希望把我們在多屆大型賽事上的經驗與同行一起分享、合作。”
廣州雙魚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光斌回顧了雙魚與全運會的不解之緣。據介紹,在十五運會期間雙魚具備雙重身份——既是乒乓球臺的獨家運營商,提供世界品質的器材,以保障運動員的發揮,也提供專業的服務團隊以及競賽服裝、競賽運營、特許商品銷售等。“希望在十六運繼續為湖南省辦好高質量全運會貢獻廣州力量。”他表示。
湖南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舒斌從拓展“體育+”產業鏈方面暢想十六運。他表示當下文化、旅游、商業、演藝已然一體化,雖然距離十六運還有四年時間,但一切都要趁早,要向廣州學習辦過三屆全運會的經驗,在助力賽事、場館建設以及“+健康”“+科技”方面發力:“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希望廣州、在廣州工作的湖南人,都來幫湖南實現十六運夢想。”

美食對話:
體育激情+美食好心情,雙城共促消費新體驗
舌尖上的碰撞,總是最引人入勝。在談到如何以美食為媒,拉動旅游體育餐飲消費時,廣東烹飪協會會長、廣州酒家集團總經理趙利平認為,體育是最有激情的,美食是最讓人好心情的。十五運期間,廣州酒家將推出定制套餐菜譜,助力運動健兒好運連連。作為中華老字號、有代表性的“食在廣州第一家”,廣州酒家通過社會征集展品等方式,準備在廣州酒家老店開設粵菜博物館,讓人們了解“何以粵菜”,讓參觀的人都成為博物館的組成部分,一起傳播粵菜的精彩:“十五運期間,讓來自各地的運動員、觀眾等都能從中感受廣州風情。”
“和粵菜一樣,湘菜文化博大精深。”湖南省旅游協會副會長,徐記海鮮創始人徐國華說,長沙和廣州地緣相近,以食為媒,可聯系兩地文化,加深共融共通。他特別介紹道,湘菜菜系和當地語言一樣,還可以細分很多地方的小菜系,希望十六運期間能用美食,為全運會參與者提供更多元的舌尖體驗。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申卉、陳薇薇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陳憂子

濃眉哥受傷13+3末節回歸 老鷹崩潰負鵜鶘三連敗

2024環漳河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十月開賽 大賽招商火爆 各大品牌紛紛前來洽談

六大舉措強力加持!美麗的光明鎮是這樣煉成的

洛杉磯奧運會舉重級別劃分月底揭曉

讓群眾出行更平安順暢!梅州公安交警部門不斷加大交通安全綜合治理力度

港后鐵路蘭花山隧道建設火力全開

小米從蘋果手中奪走中國市場第一:份額達22.08%

中交西筑與北京中數、四川旅發簽署三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濃眉哥受傷13+3末節回歸 老鷹崩潰負鵜鶘三連敗

永遠的蔚藍星球合作模式詞條獲取方法

模擬游戲《薩妮羊研究室》現已正式發售
高端衛浴品牌德國科魯迪KLUDI,開啟幸福家庭水療體驗

1月我國人民幣貸款增加4.92萬億元

CORTIS出道專輯《COLOR OUTSIDE THE LINES》已連續四周登上Billboard榜單

機智云亮相elexcon 2025深圳國際電子展
Copyright © 2017-now 國際動態傳媒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