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難道不是春節和自己的父母親人一起過嗎?沒錯。這大約是應該從小就積累的常識。近日,和起在一組以“年味”為主題的過數國網系列短片里,大家十分熟悉的碼手演員、導演蔣雯麗,機風在回憶自己小時候的尚中春節時,卻以為“春節就是春節和姥爺的一群朋友度過的”,這是應該怎么一回事兒呢?

年代久遠的春節印象,蔣雯麗娓娓道來。和起她印象深處,過數國網父親因為工作需要從事新疆的碼手邊防建設,母親總有沒完沒了的機風加班。被寄養在姥爺身邊最年幼的尚中她,對于父母不在身邊的春節大年三十,從來沒有懷疑過,她認為理應就是和姥爺的一幫朋友在一起。而年幼的她,又因為父親的壓力,一直把父親當做成“大惡魔”。正如她所說,當她真的可以體會父親一人在新疆的艱苦時,不再覺得父親這個形象可怕時,她才真的長大了。也懂得,春節對于中國人的意義,這種時候,是一定要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的。
幾十年前的春節,大多因為工作發展的需要,在特殊崗位上的工作人員,不能選擇年三十和家人溫馨度過。即使現在,醫院的值班人員、火車、飛機等重要交通的工作人員等等,這些崗位依然承受著工作性質和時間的限制,放棄了一家團圓、包餃子、看春晚的合家歡樂。除此之外,伴隨經濟的飛速發展,進城務工的農民工越來越多,經濟條件有限的他們,對于春節回家,也成為一項奢侈的選擇。
尤其對于一個特殊群體而言,春節到底應該和誰一起過真的是個難解的問題。曾經響應國家政策的獨生子女一代,如今已成長為推動社會發展最重要的力量,步入婚姻、家庭的他們,對于春節去男方還是女方家過年,成為影響80后小夫妻感情的大問題,解決不好,甚至還會成為兩個家庭大戰的“導火索”。
不過,只要雙方都能退讓一步,問題總是有解決的辦法,比如,父母兩家距離不遠,小兩口可以選擇兩邊跑,大年三十在婆家,大年初二回娘家;如果父母兩家比較遠,還可以選擇輪流的方法,今年在婆家,明年去娘家,一家一年;或者和雙方父母商量好,無論是婆家還是娘家,都接到自己家里,一起過個團圓年;甚至也有開放式的家庭,選擇“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讓雙方老人都不寂寞。無論采用什么樣的方式,過年過節,本來和父母團圓的時刻就少,開心快樂才是最主要的。
何況,如今我們的科技不斷進步,再也不會像原來一樣一別幾年,連面都見不著,通過遠程視頻,我們可以隨時和父母聊聊生活中的瑣事。當然不僅僅可以視頻通話,還可以將視頻通話保存在手機當中。比如,華為Mate S的錄屏功能,便可以通過指關節敲擊,在我們視頻的時候,進行錄制本地保存,方便他們想子女的時候隨時拿出來看看,代替我們在他們身邊的陪伴。
比起幾十年前春節回家所面臨的團圓難題,經濟和科技發達的今天,都得到了一定的解決。高鐵的普及讓回家的路程變短,智能手機的發展,讓我們可以通過視頻通話,在線搶購車票,以及社交軟件上隨時和父母報平安,無論我們身處在北上廣的大都市,還是漂洋過海的另一端,都能盡可能在春節回到父母身邊,一起團團圓圓過大年。

《王牌對王牌9》:勇闖“70年代副本”

章子怡送媽媽近千萬頂級豪宅【娛樂新聞】風尚中國網

古巨基夾丸子舉到嘴邊 網友:好好吃的樣子【娛樂新聞】風尚中國網

范冰冰欲演嚴歌苓新片 老板放話角色任挑【娛樂新聞】風尚中國網

梅州工作站第4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賴富昌:“覺得能救人一命,就來了”

小時代等催熱暑期檔 大圣歸來上演票房逆襲 【娛樂新聞】風尚中國網

欲看“道士下山”,張杰先上一樓 【娛樂新聞】風尚中國網

新晉影帝段奕宏:我不是明星,我是一個演員【娛樂新聞】風尚中國網

文旅部:春節期間將發放超6億元文旅消費惠民補貼

《你是我的姐妹》劇情 分集介紹(1

李東健戀情公開后首表心境 稱會守護智妍【娛樂新聞】風尚中國網

歐恰恰公益微電影《看見》首映 聚焦盲童勵志故事【電影】風尚中國網
李嘉格離婚,全網跑來給她媽站隊?

晗再曬模糊自拍被稱糊鹿娃 回應拍照水平質疑【娛樂新聞】風尚中國網

小時代等催熱暑期檔 大圣歸來上演票房逆襲 【娛樂新聞】風尚中國網
Copyright © 2017-now 國際動態傳媒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