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訊記者 何珂)7月1日,中國—塞爾維亞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當日,宣城海關為安徽省寧國市星意合成革有限公司出口到塞爾維亞的一批無 " />
size: 14px; line-height: 28px;">
安徽日報訊(記者 何珂)7月1日,省首塞自中國—塞爾維亞自由貿易協定正式生效。份中當日,貿協宣城海關為安徽省寧國市星意合成革有限公司出口到塞爾維亞的定原一批無紡布,簽發中國—塞爾維亞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產地貨值5.65萬元,證書企業憑該證書可享受進口國關稅優惠近3000元。省首塞自這是份中我省首份中塞自貿協定原產地證書。
據悉,貿協中國—塞爾維亞自貿協定是定原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簽署的首個自貿協定,也是產地中國對外簽署的第22個自貿協定。根據該協定,證書中塞兩國將分別對90%的省首塞自稅目相互取消關稅,其中超過60%的份中稅目將在協定生效后立即取消。中國將塞爾維亞原產的貿協發電機、電動機、輪胎、牛肉、葡萄酒、堅果等納入零關稅,有關產品關稅將從5%至20%逐步降至零。塞爾維亞將中國原產的汽車、光伏組件、鋰電池、機械設備、耐火材料、部分農水產品等納入零關稅,有關產品關稅將從目前的5%至20%逐步降至零。

“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自貿協定政策宣傳,積極引導進出口企業規范申報,用好用足協定原產地規則和關稅減讓措施。同時,持續推廣原產地證書‘自助打印+智能審核’模式,推動中塞貿易便利化措施落地,助力安徽外貿高質量發展。”合肥海關關稅處副處長張國宣說。


Copyright © 2017-now 國際動態傳媒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