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死女兒就值6萬塊錢?
-----給兒子買房還需要20萬。

這兩天,加錢關于這句話在網上已經成了熱搜。現實

很難想象,樊勝法逃這兩句話是美為命出自于一對剛失去女兒的父母所說。

近日,何無《杭州和事佬》節目最新一期播出,脫家庭宿是兒死關于一個在杭州打工的女孩墜江身亡的賠償糾紛。
事件還得回歸2019年10月17日凌晨,加錢1996年出生的現實女孩洛洛在錢塘江邊散心,結果不幸遇到漲潮,樊勝法逃跌落水中去世。美為命
是何無意外還是自殺,至今還不知道。脫家庭宿
其朋友就表示,兒死很早之前洛洛就已有兩次自殺傾向。那段時間,她父母不斷向洛洛要錢,心理一直承受巨大壓力。
然而令人寒心的是,事后公司本著人道主義對家屬補償6萬元。
但3天后其父母突然索賠41萬,甚至父母還毫不避諱著要給兒子付首付。
公司要求他們走法律途徑,然而其家屬根本不聽勸,甚至還影響他們正常上班秩序。
在整個調解過程中,父母不斷說自己女兒性格獨立、聽話懂事。
但參與工作后根本不知道女兒公司在哪,不知道具體是干嘛,甚至連電話都不知道,只知道自己女兒工資高。
而洛洛家屬認為孩子的死,主要是工作上壓力,每次聯系都說自己在加班。
但公司打出了女孩出事前一年考勤記錄,證實她的加班時間全年沒超過10天。
而公司通過社交平臺,洛洛的壓力大多數都跟自己原生家庭有關,從聊天可以看出,父母其實一直知道自己女兒情緒就不對。
當公司的領導詢問---“知道自己女兒要自殺,為什么不做點什么,為什么不關心她?”
而洛洛的家屬并沒有回答。
在短短不到一個小時的節目中,幾乎可以看出洛洛家人全程論點都在于“錢”,培養一個大學生需要多少錢?一條人命值多少錢?
節目最后雙方并未達到調解,而近日女孩生前所在公司反饋,該事件已經在2019年11月調解,女孩家屬最終獲賠16萬。
現實版的“樊勝美”,其實還真不少
洛洛不幸的遭遇,之所以引起網絡熱議,主要是“重男輕女”等封建思想的痛斥。
盡管社會推行男女平等的概念早已推行多年,但依然有不少“樊勝美”還在默默煎熬。
在所有的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中,親情之間關系紐帶早已物化的方式來取代“付出、理解與關愛”。
就正如杭州的這位女孩,自小就“被迫”成長,成長后又再次成為家人掠奪的工具。
她也渴望能得到父母的關愛,她會因父母寄來的一箱棗而感到心愛,她是多么重視父母能給予她那一點點的愛。
然而當她有意識想要擺脫這種關系時,或許才發現自己跟家庭之間的紐帶早已經死死綁緊,這種無聲的窒息感最終壓垮了自己。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有些人會感到疑惑,明知道有這樣家庭的束縛,為何就不能趕緊離開,趕緊擺脫這種吃人的家庭呢?
就讓小康醫生想起了《歡樂頌》里的樊勝美,她曾說過---“一個人的家庭就是一個人的宿命。
意思是說無論再怎么努力,也都逃不出家庭框架的牢籠。
有人曾說:家庭教育決定性格,而性格決定一生的命運。
在面對眾多現實版的樊勝美,我們不禁在思考---究竟怎么樣的原生家庭教育下,才能培養這樣性格呢?在教育孩子時,又有多少父母走向錯誤呢?
或許這幅漫畫能告訴你想要的答案:
對于這樣家庭,很多人都知道要及時逃走,但即便身體真的逃走了,心中那道坎何嘗跨不過呢?
家原本是避風港灣,但也成了洛洛無法掙扎的泥潭。
正所謂: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希望“重男輕女”這樣的封建糟粕,早日能夠在現實社會中所根除。
所有為人父母的,都能無條件地去疼愛自己的孩子。
并且這種疼愛是不論性別、不論長相,更不論家庭條件。
Copyright © 2017-now 國際動態傳媒 版權所有